姓名 | 庙号 | 年号 |
即位 时间 |
即位 年龄 |
在位 年数 |
死时 年龄 |
世系 |
备注 |
前凉世系 |
||||||||
张轨 | 武穆公(追封) | 300 | 14 | |||||
张寔 | 高祖 明王 |
建兴 | 314 | 44 | 7 | 50 | 张轨长子 | 301年,西晋任张轨为凉州刺史,轨保据一方,314年轨病死,其子张实继之,317年西晋灭亡,张氏以姑臧为中心世守凉州 |
张茂 | 太宗 成王 |
建兴 | 320 | 44 | 5 | 48 | 张轨子 | 320年六月,张寔被部下杀害,实子骏年幼,茂袭平西将军行都督凉州诸军事,护羌校尉,凉州牧,西平公 |
张骏 | 世祖 文王 |
建兴 | 324 | 18 | 23 | 40 | 张寔子 | 张茂摄位,立骏为抚军将军,武威太守,西平公世子,茂死,无子,张骏立,于345年称假凉王 |
张重华 | 世祖桓 | 建兴 | 346 | 20 | 8 | 27 | 张骏第二子 | 以世子即位 |
张祚 | 威王 | 和平 | 354 | 2 | 张骏之长庶子,张重华之兄 | 353年废哀公张曜灵自立前凉国君。张祚初为长宁侯,在哀帝张曜灵时任持节、督中外诸军、抚军将军、辅政。张祚自恃手握兵权而专横霸道。公元353年废黜哀公张曜灵自称大将军、大都督、凉州牧、凉公,公元354年称帝,改元“和平”。追崇曾祖轨为武王,祖寔为昭王,从祖茂为成王,父骏为文王,弟重华为明王。立妻辛氏为皇后,弟天锡为长宁王,子泰和为太子,庭坚为建康王,耀灵弟玄靓为凉武侯。公元355年,张灌起兵讨伐张祚,欲重立张曜灵,张祚即派亲信腰斩了哀公。同年闰九月,宋混、宋澄兄弟也起兵伐祚,为张曜灵举哀,与在城中的张灌兄弟一起里应外合,进攻姑臧,因张祚荒淫无道,军兵、百姓皆袖手旁观,宋混等人入城。而张祚部将赵长、张涛弃张祚而拥立张曜灵之弟张玄靓为新王,众人皆呼万岁。张祚被赵长刺伤脸部后逃入万秋阁,被厨子徐黑用刀砍死。城中百姓更是斩下张祚首级示众,又将尸体抛于路边,让路人投石、践踏,以泄心头之恨。张祚虽博学多才,勇武善战,且有政事之才,却无治国安邦之德操。自立后荒淫无道,残杀宗室,暴虐百姓,遭万民痛恨,其下场是罪有应得。 | ||
张玄靓 | 冲王 | 建兴、升平 | 355 | 6 | 9 | 14 | 张骏少子,张重华之弟 | 前凉敬悼公张玄靓(350年—363年),字元安,前凉和平元年(354年),张祚自称凉王时,封其为为凉武侯。和平二年(355年),张祚被杀,张玄靓被宋混、张琚推为大将军、凉州牧、西平公,恢复年号为建兴四十三年。不久,河州刺史张瓘返都城姑臧(今甘肃武威),张玄靓再被推为凉王,政事决于张瓘。次年(356年),称臣于前秦。建兴四十七年(359年),宋混政变杀张瓘、张琚兄弟,张玄靓为宋混所建议去凉王称号,改称凉州牧。玄靓年既幼冲,性又仁弱,张天锡既克邕,专掌朝政。建兴四十九年(361年),改奉东晋升平年号。东晋兴宁元年(363年),张骏妻马氏卒,玄靓以其庶母郭氏为太妃。郭氏以天锡专政,与大臣张钦等谋讨之。事泄,钦等伏法。是岁,当时掌握前凉大政的张天锡政变,派兵入宫,潜害玄靓,宣言暴薨,时年十四。在位九年。私谥曰冲公,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赐谥曰敬悼公。 |
张天锡 | 悼公 | 363 | 13 | 61 | 字纯嘏,前凉最后一位君主。小名独活。初字公纯嘏,入朝,人笑其三字,因自改焉。玄靓时天锡既右司马张邕,专掌朝政。郭太妃以张天锡专政,与张钦密谋诛杀张天锡,事泄,钦等皆死;张天锡命右将军刘肃,夜袭王宫,杀张玄靓。自立为大将军、校尉、凉州牧、西平公。遣司马纶骞奉章请命,并送御史俞归还京都。太和初,诏以天锡为大将军、大都督、督陇右关中诸军事、护羌校尉、凉州刺史、西平公。天锡口才极健,然“荒于酒色,不恤政事”。376年张天锡射杀前秦使节,前秦遂以十三万步骑攻陷姑臧,张天锡投降,前凉灭亡。382年前秦发动淝水之战,苻坚大败,天锡后投靠东晋,是十六国亡国之君唯一投靠江表者。封为左员外郎、散骑常侍。东晋政权后来又恢复其西平郡公的爵位、为金紫光禄大夫。玄时,欲招怀四远,乃用天锡为护羌校尉、凉州刺史。398年病逝,年六十一。追赠金紫光禄大夫,追赠为镇西将军,谥号悼公。 | |||
张大豫 | 凉王 |
凤凰 | 386 | 张天锡世子 | 386年,张大豫曾起兵意图恢复,改元凤凰,后来被后凉的吕光击败并杀死。 |